close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離岸風電領導企業沃旭能源今(1)日宣布位於新竹和苗栗的雙都卜勒雷達系統(Dual-Doppler Radar System)正式啟動運轉。沃旭能源持續引進創新科技,此系統是全球唯一應用於離岸風電領域的先進雷達系統,再度展現沃旭落實額外在地化之承諾。這項最新科技將用於收集亞太地區獨特的氣候狀況,協助促進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沃旭也與本地研究機構共享雷達收集數據,為提升台灣氣候觀測與分析準確度做出貢獻。

相較傳統氣象雷達,雙都卜勒雷達系統可提供更高解析度和精確度的數據資料。運用設置於不同地方的兩座雷達站,這套系統透過交叉掃描超過兩百萬個資料點,並將這些資料轉換為3D立體的風場影像,不僅能用來測量風力,也能預測風速及風向,全方位掌握風場的風況。此外,雙都卜勒雷達系統還可以進一步用於了解颱風和熱帶氣象的動態,這也是首度運用3D立體掃描技術觀測亞太區海洋氣候,未來可運用於優化風場設計。

▲沃旭能源啟動位於新竹和苗栗的雙都卜勒雷達系統,此系統是全球唯一應用於離岸風電領域的先進雷達系統,再度展現沃旭落實額外在地化之承諾。(圖/業者提供)

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表示:「雙都卜勒雷達系統的啟用展現沃旭能源、台灣和美國公司組成跨國專案團隊之間的密切合作與重要成果。此外,我們和台灣的學術研究機構攜手參與這項風能旗艦計畫,能夠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台灣風力和天氣狀況,以及極端氣候對風力發電會造成何種影響。」

「這些寶貴的氣候與風力資料未來可運用在優化離岸風場的設計與建置,並且可以提升運維作業預測模型的準確度,不僅是台灣本地的風場,也能運用到世界各地,對於整體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以及能源轉型做出重要貢獻。」

沃旭能源也宣布已與合作夥伴建立完整的合作機制以及全球知識分享網絡,將觀測數據提供給台灣在地和國際學術研究計畫,合作夥伴包括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丹麥科技大學,以及美國科技企業SmartWind Technologies。 

沃旭能源期望透過與相關機構拓展合作,擴大協助更多颱風和風力相關研究,強化台灣的風測研究能量。

沃旭能源在台灣

●商轉中風場

沃旭能源是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的最大股東(持股35%),第二階段建造工程已於2019年底完工商轉,從原本8 MW 裝置容量擴增至128 MW。

建造中風場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位於彰化外海離岸35至60公里處,併網容量為900 MW,可提供乾淨能源給一百萬家戶,預計於2022年完成建造。

開發中風場

●沃旭能源於2018年6月通過競標取得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920 MW併網容量,並於2020年7月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簽訂企業購售電契約。預計將於2025年建造、2026年商轉,風場完工商轉時程仍視台電併聯電網完成及沃旭能源的最終投資決定而定。

●沃旭能源的旭風一號、二號、三號離岸風電計畫位於彰化外海離岸37至62公里處,目前正在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作業,預計裝置容量可達2.1 GW。沃旭將以旭風一號、二號、三號離岸風電計畫以及通過環評之570 MW大彰化東北離岸風場積極參與區塊開發。

作為全球離岸風電領導者,沃旭能源已經安裝超過1,600架風機,全球營運中的裝置容量達7.6 GW,建置中的裝置容量為2.3 GW(包括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風場計畫)。沃旭能源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於全球建造完成30 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

關於沃旭能源 (Ørsted)

沃旭能源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完全以綠能運作的世界。沃旭能源致力於離岸風電、陸域風電、太陽能電廠、儲能設備及生質能電廠的開發、建造與營運,並為客戶提供能源產品。作為全球氣候行動領導者,沃旭能源獲加拿大出版暨研究機構企業騎士(Corporate Knights)評選為2021年全球百大永續企業排名「全球最永續企業」之一,並獲得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A級評鑑。沃旭的總部位於丹麥,員工人數約6,472人。沃旭能源是納斯達克哥本哈根證交所掛牌上市公司(代號ORSTED),2020年營收為526億丹麥克朗(71億歐元,約合2,389億新台幣)。欲知更多沃旭能源的訊息,請瀏覽官網 https://orsted.tw/ 或關注我們的 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以及Twitter



本文引用自: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035343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ltonu0w35w8 的頭像
    waltonu0w35w8

    當代車界設計